8月2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卫健委发布通告,银川市确诊一例输入性鼠疫病例。

01

通告显示,2021年8月21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鼠疫(腺鼠疫)病例。


该病例马某某,女,55岁,居住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查布公社,常年从事放牧工作。


8月14日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期间曾去过一次鄂托克旗乌兰镇某诊所和两次金水湖畔心和堂诊所。


8月17日送往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凌晨收住院;


8月20日诊断为疑似鼠疫病例;


8月21日确诊为鼠疫病例,病情危重。


随即,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输入性鼠疫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布1号公告: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自2021年8月22日1时起,启动鼠疫疫情防控四级应急响应,全力救治患者,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确保疫情不传播、不扩散。


目前,相关地区和单位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全面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对涉疫区域和人员采取了严格的分类管控措施,各项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究竟什么是鼠疫?该如何防范?


鼠疫曾在国际上被称为“黑死病”,是由鼠疫杆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第一位。


一、鼠疫有什么特点?

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鼠疫潜伏期短们一般为1~6天,个别病例能达到8~9天。


二、感染鼠疫有什么症状?

典型症状有突然发烧、寒战、头痛和身体疼痛、虚弱、恶心和呕吐。

其中,腺鼠疫为最常见的鼠疫类型,可占鼠疫病例的 80%以上。腺鼠疫会出现淋巴结疼痛和发炎。

而感染肺鼠疫后很快便出现症状(有时在24小时内),表现为呼吸短促和咳嗽等严重呼吸道症状,通常伴有血痰。


三、鼠疫通过什么传播?

鼠疫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是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为传播媒介。署蚤寄生在染疫动物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后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


四、鼠疫会人传人吗?

人群普遍易感。野外工作者、与旱獭密切接触者或剥食者、牧民是高危人群。鼠疫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得一定免疫力。


鼠疫传染人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五、鼠疫会通过家鼠传染吗?

家鼠如果同野鼠接触就很容易感染鼠疫,而在家鼠身上寄生的蚤类会叮咬人而形成人间鼠疫。其中黄胸鼠、褐家鼠和黑家鼠都是人间鼠疫的重要传染源。


六、感染鼠疫会致死吗?

不论是腺鼠疫还是其他类型鼠疫,其之所以被列为法定传染病之首,是因为它的快速发病和高死亡率。

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如及早治疗则多可治愈,而人类一旦感染腺鼠疫,如不治疗,一般会在一周左右死亡。

在鼠疫疫情暴发地区,有症状病人应到卫生院进行诊断和治疗。肺鼠疫患者必须由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并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隔离和治疗。


七、个人如何防止感染鼠疫?

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去疫区、疫点,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2. 严格按照鼠疫防控“三不三报”的要求,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3. 发现病(死)旱獭及其他动物要报告、发现疑似鼠疫病人要报告、发现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要报告。

4. 同时做好防蚤叮咬措施,避免被蚤叮咬。野外工作人员要提高鼠疫防范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八、社交软件上很多人徒手投喂土拨鼠可行吗?

社交软件上直接用手喂食、喂水等亲密行为比比皆是,投喂的食物包括白菜、馒头、黄瓜、蛋糕、饼干等。

在高原上徒手喂土拨鼠,俨然成为一项流行的“标准动作”。“呆萌土拨鼠”“超可爱的土拨鼠”等是这些短视频的关键词,更有网友认为,通过亲手喂食土拨鼠,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

事实上,这群动物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萌宠。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发文指出,“喜马拉雅旱獭(俗称土拨鼠)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宿主之一。旱獭所携带的菌株是我们国家已发现的菌株中致病力最强、最容易导致死亡的菌株。”


为了大家的健康,请不要近距离接触旱獭,更不能捕捉饲养或剥食,不要成为下次疫情的主角。


总之,鼠疫可防可控可治,大家不要恐慌,非必要不要前往疫区,请务必做好防护措施。


—END—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