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7月19日、20日连续两天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最大连续降水时间达72小时,最大小时降雨量201.9毫米,突破我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有网友说,郑州一天把一年的雨都下完了。
暴雨中,处处让人触目惊心!城区严重内涝、地铁停运、铁路公路民航运输受严重影响、水库河流发生险情……
告急!告急!告急!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告急”都成为朋友圈、视频上的热词。
医疗卫生机构也受到了重创。医院普遍停电停水,地下楼层进水,医疗设备严重受损。其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等受灾较重。通信中断,积水很深,成千上万名患者和医务人员被困。
灾情发生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指令,落实防汛应急一级响应,全力做好各种风险应对工作;立即成立防汛救灾指挥部,启动《河南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全力做好救治伤员、灾后卫生防疫等工作。
一场自救、互救的硬仗就这样在倾城的暴雨中打响了。
省卫生健康委领导彻夜未眠进行应急调度,各处室人员坚守岗位,各司其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身先士卒,组织力量抢险自救;一线医务人员全员在岗,查房、巡护,安抚患者情绪,一对一使用气囊人工供氧,逐一排查重症患者,安排转运;急诊急救人员克服道路受阻、电梯停运等困难,进行伤员转运、院内救治……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不幸来临之际,往往也是最容易感受到温暖之时。医务人员整夜坐在卫生间门口,举着手电筒为患者照明;蹚着齐胸深的水,一趟趟地背起患儿,把100多名受困的自闭症患儿转移到安全区;被困地铁车厢,还冒着缺氧的危险,逆行救人;因缺氧休克刚被救醒,立即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合力救助受困群众,在站台上连续做心肺复苏,一跪就是6小时;在断水断电断网的手术室,高举备用光源,连夜为产妇做手术,最终使母子平安……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医务人员在救助患者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援助。当得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受灾严重,第一时间,网友就在社交平台上转发本报发布的该院断水、断电、急需物资的消息。同时,本报记者也收到多家爱心企业、个人想捐赠物资到医院的信息。在本报的协调帮助下,一家爱心企业载着6000件饮用水长途跋涉,终于在午夜时分送达医院临时码头……最终,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两架直升机、400多艘冲锋舟、数十辆大巴、军用卡车等接力,成功转运患者1183名,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等近5000人。
短短几天里,这样温暖的画面、这样动人的瞬间随处可见,数不胜数。一个人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每个人发出的微弱光亮聚拢在一起,就变成了万丈光芒。在这场全省人民勠力同心的抗洪战斗中,每一位卫生健康工作者都在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和全省人民一起,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地守护着我们的亲人,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成为照亮中原大地上空的那束耀眼的光。
汛情还没有结束,新乡、焦作、鹤壁、洛阳、安阳等地也遭受了暴雨袭击,当地卫生健康系统也在紧张地救人和自救,并且灾后重建、救治、防疫任务还十分艰巨。但是,因为有着深藏在骨血里的坚韧和勇敢,有着根植于灵魂里的柔软和善良,只要我们的心是齐的,只要我们的血是热的,不怕,困难,我们一起扛!
—END—
来源:医药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