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疫情自5月21日发生以来,病例数已经超过百例,存在家庭和公共场所内传播的现象。
广州本轮疫情有什么特点?重症患者的比例与此前其他城市的疫情有什么不同?
针对这些问题,央视新闻记者专访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张忠德、管向东。
No.1 高龄患者比较多,80%患者会发烧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张忠德
张忠德表示,这次疫情,高龄患者比较多。其中,60岁以上患者超过40%,目前病区里80岁以上的患者就有9位,最高年龄95岁。
“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都比较高,核酸转阴相对较慢,但病情的进展又相对较快,有的患者发病3-4天就转为重症了。”张忠德说。
患者的症状比较明显,在其他地方主要症状是发烧的病人不是特别多,有,但是没有这么高。这里80%左右的病人都有发烧,而且很高。病毒的载量很高,而且病毒载量降低的速度很慢。
No.2 转重症仅需3-7天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管向东
管向东表示,与从武汉疫情以来以及后面20多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的病人相比,这次进入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比例相对偏高,这一批病人大约是10%到12%的比例。以往有的是2%到3%,有的高一点不过是5%到8%,局部的也有8%到10%。这一批比较高,有可能是这批疫情毒株致病率比较强。
管向东认为,广州此次疫情在临床表现上有4个特点。
第一,病毒潜伏期较短,大部分都是在感染后的一周以内就发病。
第二,患者发病以后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比例比以往高,达到了10%-12%,12%以上的病人都需要氧疗。
而且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时间提前了,以往需要6-10天,此次大部分只有3-7天。
第三,患者的CT值非常低,CT值越低就表示体内病毒载量越高。
第四,因为病毒载量高,患者核酸转阴所需要的时间也延长了。以往10天左右,就可以发现有核酸连续阴性的案例。而这次广州疫情从5月下旬到了6月10日,才开始出现连续阴性的病例,才有首批4名感染者出院。
“此次本地疫情表现出明显的家庭聚集性,而家庭聚集性疫情的一个特点,就是老人和小孩被感染的多。”管向东指出,这一次疫情,重型病人大多是70-90岁的老人家,也给救治增加了难度。
No.3 专家研判广州疫情形势趋于缓和
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6月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介绍,通过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全省累计甄别密接人员9015人,次密接人员20596人;累计采集环境样本17445份;累计完成二代基因测序120例。
按照分区分级分类原则,加强人员管控,果断调整风险区、科学划定管控范围,全省划定高风险地区2个、中风险地区14个。严格将密接、次密接人员全部集中隔离。分级分层推进核酸排查。广州筛查3237.9万人次,佛山筛查1002.7万人次,经过科学风险评估,对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重点区域共10个地市快速推进大规模人群筛查工作。
徐庆锋介绍,通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茂名市、佛山市、深圳市分别自5月26日、6月5日、6月7日以来无新增个案报告;广州市近期新增病例多来自已封闭管控区域及隔离观察人员。专家研判认为,广州市疫情形势趋于缓和,在向积极向好方向发展,但不排除还会有散在病例发生的可能。
来源:华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