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快补充乡村医生岗位人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快补充乡村医生岗位人员。并且,给村医提供了缴纳五险一金、月薪突破5500元的待遇。


 《通知》表示,2021年底前,在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同时,村卫生室(包括新建、改造和“有室无人”)乡村医生岗位人员补充到位,实现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岗位人员。


 这意味着,北京市一方面要新建、改造村卫生室,为村医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村卫生室人员稀缺的问题要得到解决,一部分在岗村医即将减负。


 No.1  提升村医待遇,增加乡村医生岗位吸引力


 《通知》要求,北京市实行“乡村医生岗位管理”,按照区定岗、乡管理、村使用的原则,即定岗不定人,以吸引符合资质人员自愿到乡村医生岗位提供服务为目标。


 1、在村医聘用方面,纳入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派驻村卫生室提供服务。事业编制优先供给,没有编制的,采取编外用工、合同制管理方式聘用。


 2、在薪资待遇方面,新进村医与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同工同酬,享受“五险一金”。


 3、此外,对偏远山村或条件艰苦等难以吸引人员的乡村医生岗位,可适当突破现有政府购买服务水平(3500—5500元/月)。也就是说,村医每个月的收入最高可突破5500元。


 No.2  定向免费培养


 定向免费培养,则是北京市填补村医数量缺口的又一大举措。


 北京市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进行乡村医生定向免费培养。参与培养的农村青年,毕业后回到本乡(镇)从事乡村医生岗位工作。这无疑为基层医疗领域注入了新血液。


 年轻人虽然经验不足,但他们体力好、学习速度快、沟通技巧强,也能够很好地辅助老村医,为当地村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目前全国各地的乡村医生,待遇水平不一,不少地方也面临着村医稀缺的问题,各地政府都应该重视起来,将政策向村医倾斜,尽早提升村医的待遇,不能再让村医群体被遗忘在乡村角落中,慢慢削减、凋零了!


0来源:华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