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行说明,决议通过,新华社发布了全文。在此次决议中,针对医疗行业释放了哪些信号?社会办医从业人员如何从决议中看到未来工作的大方向与趋势?


针对社会办医,诊锁界从决议全文关于医疗的版块总结出七大信号,分别是:

一、医养康复成热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二、提倡全民健身与健身门诊,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运动康复领域迎来发展机会;

三、医疗继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建设,强化市场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市场秩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活力,“小而美”形态的医疗机构将迎来春天;

四、继续“强基层”,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五、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生殖健康管理以及辅助生殖领域将迎来发展机会;

六、注重区域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前景大好;

七、继续推动中医药创新传承,基层中医诊所、中医馆发展前景大好。


信号一:医养康复成热点

此次决议中提到,要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以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

10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2020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2.9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1.0万张,比上年增加5.9%,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1.1张。

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3.8万个,比上年增加11.0%,床位488.2万张,比上年增加11.3%;社区养老照料机构和设施29.1万个(其中,社区互助型养老设施14.7万个),社区养老服务床位332.8万张。

41

2020年,中央财政下达9.93亿元,继续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鼓励扶持社会力量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向居家和社区提供延伸服务等。

各地也对医养领域不断出台新的利好政策,郑州对新申请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的,实施“一窗受理”,推动医养结合落在实处;陕西出台17项医养结合发展措;上海十四五规划支持综合医院向康复、老年护理机构转型或发展特色学科。

总而言之,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医养将持续作为未来发展趋势。


信号二:健身门诊与运动康复发展机会广阔

此次的决议全文中提到,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运动康复是过去五年康复医疗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细分专科。目前,全国有近100个运动康复诊所品牌。

这方面的政策也在相继出台,在今年8月3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中,着重提出了“体卫融合”。其中,第一次提到了“健身门诊”这个概念,并提出开展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的体育干预。

42

“推动体卫融合。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推动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向基层覆盖延伸,支持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科学健身门诊。推进体卫融合理论、科技和实践创新,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推广体卫融合发展典型经验。”

就此而言,运动康复医疗有望加速与体育医养融合发展,迎来新一波发展高潮。


信号三:医疗普惠性加强,“严监管”将持续

此次决议中提到,会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同时也提到了,强化市场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市场秩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活力。

长岭资本管理合伙人蒋晓冬在诊锁界举办的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办医年会上,提到社会办医要做普惠的、基础性的事,他认为在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做高投入产出比、高效率的事情,能够驱动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

对医疗服务行业从业者更大的机会就是提高效率,如何才能变得高效率?运用互联网和科技的手段更好的提升效率服务患者,让细分领域都实现为患者获益,在有限的资源里带来更多可被证实的患者获益,这件事做的越好、服务的人越多、在越多人身上实现这一点,医疗事业就能做得越长久。

43

同时,近几年医疗服务市场在不断的规范,诊锁界认为,这样的格局变化对社会办医者而言既有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机会,及时跟紧政策、转型创新,想要高质量发展的医疗机构,也许春天快要到了!

“严监管”背景下“口碑”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优质的医疗技术以及医疗服务的重要性会更加突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高品质就医需求,会是未来竞争力的助燃器。


信号四:继续“强基层”

此次决议中提到,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以及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乡村振兴,医疗先行,从医疗服务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为基层百姓健康是民族健康的基础,更是民族复兴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基层医疗的大力支持。无论是从整体的体系,还是对基层从业个体的保障,政策都提供了大力支持。

44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看病人次约80亿人次,其中45亿人次在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城镇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基层诊所作为基层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卫健委今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近28万左右的基层诊所加门诊部,承担看病数亿人次。

今年国家对基层的一系列政策,让从业者看到了希望。重视基层诊所的发展,医疗先行带动乡村复兴;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转移到基层。

加上国家大力推进集采,让更多的医疗产业下沉基层走向民间。随着国家对基层的重视,我国基层医疗一定会强起来。


信号五:生殖健康管理领域或将迎来发展机会

此次决议中提到,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三胎全面放开的政策一出,生殖服务这一医疗领域随即更受追捧。根据最新监测数据及调查结果,我国孕产妇中的高龄妊娠比例已升至17%左右,不孕率从2010年的15%上升至18%左右。经过换算,中国不孕不育患者已经超过5000万。

上周,卫健委印发不孕不育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通知,提到合理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不孕不育治疗手段多样,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中西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疏导等综合手段可以使80%-90%的患者获得妊娠。

在三孩政策的背景下,辅助生殖技术迎来了“政策松绑”,北京、河南、贵州、四川等省份都相继印发的辅助生殖技术规划。

在今年9月27日,中央国务院官网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纲要中提出要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建立完善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

45

纲要针对青春期、育龄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健康需求,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坚持保健与临床结合,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妇幼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加强监管,促进妇幼健康新业态规范发展。

女性生殖健康管理市场非常活跃,前景广阔,但是目前来看,其供给方在供给的个性化、性价比、品质和质量上,仍不够充分,在这上面社会办医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


信号六: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前景大好

此次决议中提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作为“中国第一湾”,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超过韩国,并且有很多医疗红利政策陆续出台。

46

大湾区的许多医疗政策走在前列,在药品和医疗器械领域,2020年11月《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指出:大湾区内地9市区域内开业的指定医疗机构使用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可由广东省政府批准,不再由国家药监局审批。 

在港澳医疗服务融合领域,2021年4月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医疗服务跨境衔接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鼓励“高水平”办医,支持引进港澳等境外资本、境外名医名院名诊所,在深开办高水平国际化医院或名医诊疗中心。

我们将继续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办医的发展!


信号七: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此次决议中提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47

中医药有“简、便、验、廉”的优势,在基层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截止到去年底,全国基层中医馆总数已经达到3.63万个,85.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0.1%乡镇卫生院都已经设置了中医馆。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的诊疗量已经占到40%以上。

在强基层的大趋势下,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中医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诊锁界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基层医疗的发展最大的机会在中医领域的深度挖掘和耕耘。

疫情到现在还未退却,基层医疗也将面临很多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之前的会议中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国药方”还助力全球战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在后疫情时代的基层医疗方案中,中医的地方和作用也将越来越突显。


—END—

来源:医管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