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http___17235179

“严监管”意味着会形成规范,这对整个行业内的生态环境发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趋势。“拔掉的是杂草,留下的是树干”,只有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变好了,生长在其中的树干才能长得茂盛,结出高品质的果实。

刚刚过去的十月份,社会办医领域监管政策不断出台,对整个行业的规范渐渐成型,“严监管”背景下,民营医疗机构如何顺应时代潮流,高质量办医?


1.“严监管”时代已到来


陆续出台的监管政策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针对医疗从业者个体,二是针对整个医疗行业及细分领域。


针对医疗从业者的监管和规范,上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在互联网诊疗领域加强监管。要求医师接诊前进行实名认证,医务人员收入不得与药品检查收入挂钩。这是从国家层面对医疗从业个体的监管。


下沉到省级层面,也是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四川省也发布了《医务人员责任追究办法》,不合理收费和药耗使用、不规范医疗文书等行为以后都将面临处罚。


对于医疗机构和医疗行业本身,近期颁布的监管法则亦是屡见不鲜。


上个月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提出征求意见,其中包括卫生机构(组织)编写共计22位数字、字母的唯一法定代码。这意味着所有诊所将有全国统一的“身份证”,接受全国统一的统计、监管、信息化管理。


上文提到的互联网诊疗政策中,明确了互联网医院必须按照线下医疗机构来进行监管,这对医院自身拥有的互联网医院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带来了较大冲击。


省级层面,江西卫健委在民营医疗机构命名的监管上升级,规定社会办医机构不得使用“人民”“中心”“总”“公立”“省立”“市立”“县立”等字样,同时也不得使用“协和”“同仁”“华山”“湘雅”“齐鲁”“同济”“仁济”等知名医疗机构识别名。


这是上个月内陆续出台的各项监管政策,政策动向延续了近年来“强监管”的一个趋势,甚至可以说是“严监管”时代已经到来。


“严监管”的政策动向下,资本对医疗服务市场也保持着静观其变的态度,医疗服务赛道相对而言没有上半年那么热闹了。


风向变化太快,资本普遍偏保守。其实不仅仅只是医疗行业本身的监管加强才会影响办医者和资本对趋势的判断,其他行业的“强监管”作为大背景也具有借鉴意义。


最近资本市场对医疗服务行业持保守态度,据斯道资本向诊锁界分析,其认为主要分三种原因,一是教培行业的“前车之鉴”,二是互联网头部的整顿规范,三是集采带来的影响。


而刚入局大健康行业不久的互联网巨头公司——字节跳动,其健康板块负责人也向诊锁界表示,现在他们更重视医疗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在投资上会更加慎重。


从行业外部大背景来看,“共同富裕”依然是十四五规划的重中之重,也是未来国家各个领域发展的重点,加上医疗和教育都属于基础民生领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具体途径。在这样持续的大背景下,宏观层面上对资本无序、过于快速扩张现象的规范和监管会持续加强,教培行业就是典型的案例。“前车之鉴”也值得社会办医者反思与警醒。


微观层面,回归到医疗行业本身来说,对行业、机构、从业者个体的监管规范也会加强,集采也会持续推进。这样的格局变化对社会办医者而言既有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机会,及时跟紧政策、转型创新,想要高质量发展的医疗机构,也许春天快要到了!


2.严监管下消费医疗成色几何?


在消费专科领域,同样也受到“强监管”下的冲击,不过从今年消费医疗领域提交上市的机构数据上看,其并没有因此而遇冷,反倒形成了“上市潮”的局面。


拿眼科领域举例,今年7月9日成都普瑞眼科首发通过,拟募资2.86亿,;就在同一个月朝聚眼科港交所上市;8月19日,辽宁的何氏眼科创业板IPO申请历经三轮问询后,同样也首发获得通过……排队上市的眼科医院数量已超过现有上市的眼科医院数量。


医改新政对民营医疗的医保报销实施“严监管”,一些机构涉保业务面临萎缩,在短期内从业者业绩提升的压力变大。但在消费医疗里,特别是眼科,目前仍然处在高光时刻,选择今年上市可以获得比较高的估值。因此,虽行业短期内受“严监管”的冲击,但仍不影响上市热。


集采和控费对消费医疗特别是眼科和口腔的冲击也相对较小。因为其自费比例较高、医保占比较小。拿口腔领域举例,全年龄牙科支出自费比例在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之间;消费医疗的“消费”属性与医保“保基本”的定位不符,特别是口腔科,牙齿疾病患病高发,若扩大保障水平会对医保资金带来压力。


消费医疗的自费属性,加上其不过多占用国家医保资源,属于控费免疫领域,具有一定的自主定价权。所以在这一领域,办医者对政策控费的风险不必过于担忧。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消费医疗领域办医者可以不用在意甚至“忽视”政策监管信号。几个月前,宁波医保局会谈进口牙供应商,不涉及医保集采和控费的种植牙出现监管干预信号,这意味着紧跟政策走向,关注趋势、信号对于社会办医者而言依旧至关重要。


列举了眼科和口腔,接下来说一下同样属于消费医疗的医美。我们看到,在今年6月份国家卫健委联合其他八部委发布的《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中,对医疗营销和广告提出了很多的规范措施,有业内专家形容其为“史上最严”。包括在抖音,淘宝,京东,B站等新媒体的医疗带货,导流行为也被纳入这次史上最严法律规范行为中。


《方案》对医美行业的严格规范,大概率上可以看作是对口腔,眼科等其他民营占比较高市场进行规范的一次“演习”。


这对于平时“重营销,轻研发”的消费医疗领域而言,无疑是个转型变革的大信号。


拿眼科领域头部拟上市的几家医疗机构为例,其研发费用占比均值约为,0.4%——0.78%;而广告推广费用占比则均值,4.50%——5.09%,最高的可占比高达百分之十。


那么,在“严监管”时代到来的背景下,“重营销,轻研发”的消费医疗细分领域该如何调整其发展模式?


一是加强技术上的投入,靠技术上的进步和创新赢得竞争优势。但这其中也蕴藏着一些问题,也有着客观条件的限制与掣肘。因为技术的研发投入与提高,最需要以及最关键的是医疗人才,但行业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困境。


依然还是拿眼科举例,按照我国人口数量,至少需要30万的眼科医师和眼视光师,但是目前人才的缺口巨大。包括口腔也是,口腔这种“高医生依赖,低设备依赖”的领域,由于人才培养周期较长,也面临着缺乏人才的困境。所以,如何合理的配置人才资源,加大技术的投入,是消费医疗领域办医者急需思考与解决的方向,同时也是“严监管”背景下转型突破的关键点。


其次,要规范营销模式,“严监管”背景下“口碑”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优质的医疗技术以及医疗服务的重要性会更加突出。优秀医生人才的培养,以及创新、贴心的服务品质打造,会是未来竞争力的助燃器。


刚落户大湾区的美视美景眼科CEO钟立先生说他们团队要做“消费级体验,医疗级品控”,这句话同时也很适合给“严监管”背景下的每一位消费医疗从业者共勉。规范医疗行为,把技术做到最好;提高服务水平,提供更个性化、多元化的优质服务。这是未来消费医疗发展的两大基石。


3.拔掉的是杂草,留下的是树干


诊锁界认为,在短期内“严监管”也许会给行业带来阵痛,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对那些真正想做好高品质社会办医的从业者来说,反倒是好事。


“严监管”意味着会形成规范,这对整个行业内的生态环境发展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趋势。“拔掉的是杂草,留下的是树干”,只有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变好了,生长在其中的树干才能长得茂盛,结出高品质的果实。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让自己成为一棵茂盛的树木,而不是随风就倒的杂草?这是每个办医者需要去思考的。


首先就是“扎根”,夯实根基。根基扎得深、扎得稳了,树干才能立得住才不会风一吹就倒。扎根就是在医疗本质上的坚守,医疗技术质量水平上的稳固。医疗技术把好关,把患者的病治好,无论何时都是办医者办好医的关键。


其次,要在经营管理上更多的做创新,更加多元化地探索。一棵树不能只靠浇水吸取养分,既要有雨水灌溉也要有阳光滋润,甚至还需要微风的陪伴,这样结出来的果实才更加有营养有价值,树干也更加茂盛。


政策“严监管”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反思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更要看到政策联动影响带来的机会。拿集采和控费为例,大规模的集采控费推行下,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消费者为更优质的服务付费的习惯。


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高品质就医需求,将成为未来民营医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上近期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那么对于社会办医者而言,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差异化、精细化经营则是更加刻不容缓的转型选择。


规范医疗行为操作,夯实医疗技术水平,扎稳好根;探索更多元化、个性化的经营路径,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长出交织盘绕的枝条。树根扎实、树枝茂盛,这棵树想长得不好都难。


—END—

来源:华夏医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