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患者男性,28 岁,因「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于 2021 年 8 月 10 日入住 ICU。
入院时患者意识清,测:体温 35.7℃、心率 126 次/分、脉搏血氧饱和度 97%、呼吸 34 次/分、血压 95/49 mmHg。
家属诉患者于 8 天前不慎划伤右侧前臂,双氧水冲洗后未行特殊处理。
1 天前患者右侧腋前疼痛不适,局限于右侧前胸壁及腋窝,为钝痛,体温高伴腹泻。
入院查体发现患者右前臂散在黑色斑点,可见一局部长约 4 cm 伤口,已结痂,右侧腋前有触痛感,腹痛伴腹胀明显。
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补液、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
患者腹胀明显,给予胃肠减压治疗,引流约 800 ml 黑色胃液,伴有恶臭。
血气分析,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均明显异常,当日 16:08 接获危急值:血培养双侧厌氧瓶报阳性,涂片见革兰氏阳性球菌,成短链。
全身出现散在瘀斑,呈进行性加重。
超声显示:右侧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右侧锁骨下静脉内强回声(栓子?);右侧腋静脉、肱静脉血流缓慢;右侧腋窝淋巴结增大;右肾周积液(少量);肠管扩张。
23:00 患者右上肢、胸部、双下肢、阴囊处皮肤张力高,大片状瘀斑坏死,散在张力性水疱,部分水疱破裂渗出血性液。
坏死性筋膜炎诊断明确,给予病变部位进行广泛切开、彻底清创、持续负压通畅引流。
同时应用超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床旁血液滤过治疗,输注大量血液制品,呼吸机辅助呼吸。
患者仍然循环差,感染重,于 2021 年 8 月 12 日 17:34 死亡,死亡原因:坏死性筋膜炎急剧加重导致败血症、多功能脏器衰竭。
知识链接
何为坏死性筋膜炎?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皮下软组织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具有发病危急、进展迅速、破坏力强、病死率高等特点。
它与链球菌坏死不同,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
致病菌包括:革兰氏阳性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
发病初期较为隐匿,仅表现为局部的一般性炎症,有轻微的局部红肿和疼痛,但病情可能迅速进展,导致局部和全身情况恶化。
诱因
坏死性筋膜炎易发生于糖尿病、 肾病、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年迈、静脉吸毒、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人群,皮肤不完整是常见的诱因。
多种细菌感染人体后,因筋膜血液循环差、免疫力低下,细菌易于在局部繁殖,产生多种内毒素和外毒素,破坏结缔组织,导致组织坏死,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
同时毒素可以沿着筋膜或血管迅速扩散,致其他组织器官发生凝固性坏死,又进一步促进细菌繁殖,形成恶性循环。
临床表现
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表现为一渐进性的皮肤演变过程,大致分为 3 期。
早期:表现为红、肿、热、 痛、硬,又称为「痛性红色肿胀」。
与皮肤症状不成比例的异常疼痛是坏死筋膜炎的特征性表现,这一时期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数天。
中期:感染范围更加广泛,出现水泡或大泡,疼痛和肿胀加剧,患者全身症状更加严重。
晚期或终末期:患者往往表现为持续高热、干性坏疽、表皮分离、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看下面几个图,感知下伤口感染的恐怖:
那么如何预防伤口感染引发坏死性筋膜炎呢?
首先要了解伤口感染症状:
1. 查看伤口及周边皮肤情况,观察是否有红肿。
2. 伤口周边皮肤温度是否相对比较高。
3. 伤口是否出现流脓现象。伤口出现化脓现象说明感染情况已经比较严重了。
如果感染仍然没有得到控制,其很可能进一步经血液循环造成全身症状,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甚至昏迷。
如果发生感染且细菌入侵血液循环系统很可能导致败血症等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问题来了,小伤口该怎么处理呢?
1. 根据受伤类型,选择合适的外用消毒药物。
常见的外伤消毒用药有碘伏、医用酒精、红药水、双氧水等,一定要消毒彻底,避免给细菌留有滋长的温床。
2. 小伤口尽量不包扎,在炎热的夏天,如果将伤口包裹太紧反而不利于伤口愈合。
3. 开放伤口避免碰水,水中的细菌相对来讲是比较多,更不要泡澡或者游泳。
4. 伤口有明显的感染症状时,请及时就医,进行科学医疗处理,按时换药。
5. 污染伤口,及时注射破伤风药物,杜绝侥幸心理。
谁能想到,一个小小伤口带来如此大的悲剧,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来势汹汹。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这个病,我们不常见,但却可以夺走生命。
在此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要轻视外伤伤口,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伤口在感染后很可能酿成大祸。
受伤后要做好伤口消毒工作,尽量避免感染发生,且行且珍惜。
—END—
来源:丁香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