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好的办法是接种疫苗,截至2021年7月2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56587.2万剂次。


一方面按照世界卫生组(WHO)的信息,目前新冠疫苗的保护期应在半年以上,此后抗体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消退。


另一方面由于Delta变异病毒快速蔓延,以“一己之力”搅动了全球的疫情,导致的疫苗保护率下滑,首次接种疫苗6个月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会增加。您会不会纠结与心慌“完成疫苗接种半年后新冠疫苗还有保护作用吗?”接下来,小编将相关资料与您一起分享。


什么是新冠疫苗加强针??

所谓加强针,是指完成疫苗接种后,根据抗体消退的情况补充接种,保持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加强针可以让接种者体内快速产生抗体,这种做法在乙肝、流感等常见传染病的疫苗接种中比较常见,目前未见公布明确的新冠疫苗加强针实验数据,各个新冠疫苗厂商及各个国家的免疫规划部门都在研究这些数据。


加强针疫苗需要重新研发吗??

新冠疫苗加强针和新冠疫苗是同一种疫苗,一般情况下加强针不需要重新研发,只是现有的疫苗再打一针,当然剂量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不同。也有文献报到针对Beta突变株研发新的疫苗,并分别对志愿者针对原疫苗和新研发疫苗进行加强针,结果显示,无论哪种加强针,都可以起到良好的增强作用,将中和抗体滴度再次拉高回到接近或高于初次接种后的高峰水平。同时,在接种完加强针后,志愿者们的血清对新出现的Beta、Gamma突变株也表现了很好的中和作用。


什么样的加强针组合更好??

目前我国科研攻关组布局了病毒的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这样5条技术路线。打加强针时,很可能会出现某些组合方案,如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的混打方案等。这样加强免疫的效果会更好吗?组合方案加强免疫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但相应地,不良反应发生率或将有所提高。因此对施打加强针的整体布署,要有明确的实验数据辅助决策。如用混合接种的方案,对安全性的研究则要更加慎重。


加强针疫苗是不是越早打效果越好??

不是,一般来说,加强针间隔时间越长,效果越好。若在人的抗体水平较高时补种,新注射的疫苗可能会被抗体中和掉一部分,导致加强免疫的效果不明显。


加强针在什么时间接种呢??

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后,什么时候需要加强,要根据数据做出科学的决定。也有可能会像呼吸道传播的其他疾病比如流感一样,每年需要加强,这就有待于最后数据的分析。


哪些人群需要打加强针??

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明确,哪些人群不能产生抗体,需要直接使用加强针。针对目前新冠病毒变异程度比较高,对疫苗影响比较大,原有疫苗效果会有所下降的情况,有专家提出以下人群需要打加强针:将要前往疫情流行较广地区的出国人员;有病毒暴露风险的一线防疫人员;针对部分抗体未产生,或者抗体滴度低的人群。


检测抗体滴度下降就能判定疫苗失败吗??

疫苗带来的长期的免疫反应,主要是由长寿浆细胞、记忆B细胞、CD4+和CD8+T细胞共同完成的。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发病6个月之后,仍可以在其外周血中检测到针对新冠病毒的记忆B细胞、CD4+和CD8+T细胞。参考流感病毒的经验,这种免疫记忆可能会持续很多年。只要完成了疫苗接种,哪怕一点抗体都测不出来,人体内仍有免疫记忆,一旦接种加强针,大量记忆细胞就会被唤醒,再次激发免疫力,这跟从来没打过疫苗的人的免疫力是不一样的。从科学角度来看,不能仅通过中和抗体滴度下降就判定疫苗开始失效。


目前,有些国家已改变疫苗接种策略。如印尼、土耳其向一线医务人员及或年满50岁人士施打第三针,巴林和阿联酋则称,接种灭活疫苗半年后,可注射加强剂,“第三针”选项包括mRNA疫苗、灭活疫苗。泰国成为全球首个“混打”国家,称接种过一剂灭活疫苗的人,可接种一剂腺病毒疫苗,作为“第二针”。


综上所述,小编在此提醒大家,尽快完成新冠疫苗的首次接种,接种疫苗可以在人体内诱导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即便没有阻断感染,记忆细胞会在感染后被激活。相比于没有免疫记忆的未接种人群,接种者可以更快地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加快病毒的清除,防止引发过强的炎症反应和发展成重症,这跟从来没打过疫苗的人的免疫力是不一样的。其次关于加强针事宜,大家安心、放心、耐心等待国家下一步的策略,是否应该接种加强针?应该何时接种?接种什么类型的加强针,留给科学家来研究。现阶段,普通人不必盲目寻求接种加强针。


—END—

注:本文转载自北大感控之窗,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