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常常被提起,却还是常常被伤害,静脉采血是各类疾病诊治的常规操作之一,也是造成护士针刺伤的主要途径[1],经研究显示,临床上大于90%的护士都接受过静脉采血的培训,但是在采血过程中有大于20%因采血发生针刺伤[2],那么到底怎么样才能做到有效的防护呢?


导致采血针针刺伤原因


(1)防护意识薄弱:

护理人员缺少必要的操作培训及操作不规范是造成针刺伤的主要原因[3],虽然大多数护士都接受过培训,但是若培训没有着重强调自我防护、培训后依从性差、培训后未严格考核等,导致护理人员对于针刺伤的防护意识薄弱;操作时疏忽大意,没有警惕意识,也会导致针刺伤发生。


(2)护理人员年资:

发生职业暴露的护士工作时间主要为<5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和年龄小于28岁的职业暴露可能性较高[4]。


(3)操作环境:

①护理人员工作过于繁忙或需采血人数过多;

②采血时光线不充足、周围拥挤、环境嘈杂;

③锐器盒未放置合理位置、数量不充足;

④躁动、不配合患者。


(4)未规范操作:

①未参加相关培训;

②了解规范流程,但依从性差,无良好的操作习惯。


(5)医院管理因素:

①教育培训不够,目的性不强;

②防护用品不足:未采用安全性采血针,锐器盒数量不充足。


易发生针刺伤的高风险环节

在静脉采血中,护士拔针、用物预处理、针具回套等多个环节中均有针刺伤风险[5],最主要环节是拔针处置针头不规范[4]。


(1)采血前:

①未检查采血针是否完好;

②提前暴露针头,暴露时间过长。


(2)采血时:

①由于患者躁动、不配合,使针头滑出血管,导致针刺伤;

②在换采血管时,未固定好针柄,针头滑出血管或未找准采血管入口导致针刺伤;

③采血时空间拥挤,被旁人触碰。


(3)采血后:

研究发现,40%以上的针刺伤均发生在整理医疗废物时,护理人员在丢弃静脉采血针时仍存在很大问题[2]。

①拔针后未在第一时间处理针头,进行二次处理时导致针刺伤;

②处理时手持软管使针头自由摆动导致针刺伤;

③锐器盒口未完全打开、未放在合理位置、内容物过满;

④处理他人的医疗废物时;

⑤双手回套针帽。


静脉采血操作流程、规范和预防


(1)加强培训防护相关知识。

①加强岗前培训,可通过院内组织讲座、定期开课培训相关知识;科室按月或季度开展防范措施的专职培训;

②每个会接触采血操作的护理人员加强培训,保证课时,对于防护重点强调;

③培训后严格考核,使每位护理人员均做到规范操作;

④调查护理人员依从性,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6],将针刺伤数降到最低。


(2)护理人员自身要求。

①深刻意识到针刺伤的严重性,自我防护意识强;

②操作时注意力集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谨记防护措施。


(3)采血环境。

①避免单人采血过频,必要时加派人手;

②采血时,保证周围环境宽敞、明亮,避免拥挤、嘈杂;

③对于躁动、不配合的患者,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或找其他护理人员协助完成采血;

④采血前做好宣教,避免患者无意识躲避,暴露污染针头。


(4)采血针使用细节[7]。

①采血前检查采血针是否完好,拆封时动作干净利落;

②进针前拔除针帽,切勿过早拔除;

③采血时,胶带固定针柄,对准采血管刺入;

④更换采血管时,确认采血针两端针头(刺入患者静脉端和插入采血管端)都处于固定状态;

⑤拔针后,非安全型采血针可将静脉短针头刺入棉签头部,弃入锐器盒;

⑥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⑦拔针时拇指握住针柄,不能只拉扯导管;

⑧拔针后第一时间弃入锐器盒,避免二次处理,避免手持污染针头远距离移动;

⑨专家指出,使用有安全装置的器具是有效规避针刺伤的方法,因此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采用防护型采血针,可有效避免针刺伤,提高职业安全[8]。


(5)锐器盒使用技巧。

①应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放置在护理人员触手可及的范围内,缩短污染针头暴露时间;

②锐器盒内容物到达3/4时立即更换;

③锐器盒口在规定范围内完全打开;

④由于锐器形状不同,锐器盒内杂乱无章构成空隙,锐器到达盒内一半时可封盖摇匀后打开;


(6)完善相关制度

①医院建立三级质量管理、健全职业安全制度,对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强管理;

②各科室制定全面、完整的采血操作流程和防护措施,制定监督管理流程,可配合奖惩制度提升护理人员重视度;

③弹性排班、人性化管理:调整护士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繁忙时段可增加护理人员,每班至少有一名以上骨干护理人员;

④可制作规范的操作视频加强学习,提高防护意识;

⑤定期为护理人员体检,对于高危的护理人员给予疫苗接种[9]。

污染锐器的伤害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重要的职业性因素,作为护理人员,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去护理病人,认真履行操作规范,掌握各项防护措施,拒绝擦“尖”而过。


—END—

注:本文转载自ICU护理之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