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在输液侧采集血标本,这是绝对的吗?如果可以采集,正确方法是什么?


情景回顾 1

「你为什么不能从这里给我抽血,非要重新扎我一针,我的血管本来就难找。」一位老奶奶指着正在输液的手质问护士道。

「我也不想给你再扎一针,但是不能从这边抽,会影响血标本的检验结果。」护士回答道。


情景回顾 2

「这个患者的血特别难抽,我们直接从留置针里抽吧?」一位年轻的护士嘟囔道。

「留置针里是不能抽血的,更何况还在输液。」一位高年资护士训斥道。

73

图源:站酷海洛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静脉采血可谓是护士的家常便饭,每天都要为不计其数的患者采集各类血标本送检。

有时医生为了准确掌握患者病情,会一天之内为患者开立多次留取血标本的医嘱,患者要被针扎多次。

护士会遇到患者的质疑和不配合,「明明有针,还非要扎我一下」。

那么,护士能不能在患者输液侧留置针里采集血标本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分享如下。


01 合格血标本的重要意义

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否,对于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有重要意义,如果采集的血标本不合格,影响了检验结果,会让医生误判,酿成严重的后果。


02 为什么输液侧不能采集血标本?

李云强研究指出:静脉输液的患者,由于护理人员违规操作,从输液管内或输液侧采集血液标本,导致血糖血清钠的升高和血清氯的降低,这是因为患者所输的液体中含有葡萄糖和氯化钠,使血糖血清钠显著升高。

李文生等也指出:在输液侧抽血对血液生化结果有影响,在静脉采血时要选择合适的部位和方法,确保标本的有效性。

可以看出,在输液侧抽血会影响血标本的检验结果(尤其生化结果),护士不能为了省事而在输液侧采集不符合标准的血液标本;

同时再次抽血时,要对患者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争取患者配合。


03 输液侧不能采集血标本是绝对的吗?

罗晨玲等通过系统评价研究提出新的观点:

由于成人血液在体内循环 1 周需要的时间为 12(9~16)s, 取血前停止 2 min,约等于 10 周的血液循环时间。

可使输液侧手臂输入的液体随静脉血充分进入血液循环消除其对检验值的影响。

可以看出,输液侧抽血也是可行的,但是要注意所采集标本的要求。


因此,护士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这样做:

1. 静脉输液正在进行时,禁止在输液侧手臂直接采集血标本;

2. 静脉输液时,检测输入液体中没有的成分,可在暂停输液 2 min 时采集血标本;

3. 静脉输液时,检测输入液体中含有的成分,若此成分含量较低,分子量较小(如输入生理盐水时检测钠和氯化物),可在暂停输液 2 min 时采集血标本;

4. 静脉输液时检测输入液体中含有的成分,若此成分含量较高,分子量较大(如输入葡萄糖溶液时检测血糖值),不建议在输液侧手臂采血,最好在对侧手臂采血。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护士在进行静脉采血操作时,在严格执行标准流程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血部位。

避免在输液侧留置针里采集血标本不是绝对的,但是如果出现异常值,要及时复测。


—END—

注:本文转载自丁香护士,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