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在 6 月 18 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新冠肺炎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这个最早发现于印度的新型病毒具有高感染性及高隐蔽性的特点,是目前全球最流行的毒株。

我的城市也不幸中招了,从 8 月 4 日开始,短短时间,患者骤增,我院作为荆门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立即启用。

因为正值夏季,温度最高可达 36℃,加上德尔塔病毒的特点,护理部采用的是 4 小时一轮班,两人以上搭班,避免疲劳作战,单人作战。

但昨天一个护理老师在上班期间突然要求紧急出舱,后来询问原因是这位老师在工作中突然有种窒息、喘不过气,拼命呼吸但又有要晕倒的感觉,无法控制,所以出舱了。

经过对症处理后感觉不适症状消失,分析原因可能是缺氧或者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

微信图片_20210928163520

图源:站酷海洛

想起了去年新冠疫情广西援鄂护士梁小霞在武汉协和隔离病区上班晕倒的事件,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我们不仅应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还要考虑的更全面更细致,从而杜绝不安全的隐患。

对此院感科也制定了一些基础的应急处理流程,但昨日出现的突发情况促使科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保障舱内医务人员的安全,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流程。


一、合理排班

排班采取双人双班制,根据患者人数实行 4-6 小时排班,尽量安排新老搭配。

目前采用的是 4 小时排班,要求不准带病上班,不疲劳上班,进舱前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长。


二、设置监控探头及院感监督岗,督查不规范的行为及发现意外情况

在一脱间、二脱间及病区走廊设置监控头,在舱内外安排感控监督岗,舱内监控员实时监控,舱外监督员主要是对病区进行实时监控,并听从总监控室指挥。

对不规范的摘脱防护用品行为安排进行补救处理,站好最后一道防御线。


三、对出现眩晕、头晕、呕吐症状者


1、出现有轻度眩晕无恶心呕吐症状的的,立即停止工作,由高年资老师陪同其先在污染区,坐下休息片刻。

如果症状能够缓解,可以继续工作者可继续留在污染区工作,如不能继续工作者按流程摘脱防护用品后返回清洁区。


2、如出现眩晕及恶心呕吐感明显时,立即停止工作,同时由高年资老师陪同就地休息,无缓解者立即按流程摘脱防护用品后返回清洁区。

轻度呕吐者,不可在污染区直接摘脱口罩, 立即按流程摘脱防护用品后返回清洁区处理。

重度呕吐者,不可在污染区摘脱口罩,要快速通过缓冲间进入二脱室进行处理。

清洁区医护人员接到通知后进行二级防护后马上进入二脱室进行接应,同时帮助清理呕吐物,并对二脱室、缓冲间物表、地面、空气进行充分消毒;

如不能控制呕吐而在病区内摘脱口罩呕吐者,立即按呼吸道职业暴露进行处置,并按照流程上报护士长、主任及院感科。


四、如果出现晕倒情况,可进行如下处理。


1、为防止意外暴露造成的交叉感染,医院目前要求 1 脱 2 脱室只允许 1 人在里面进行摘脱。

如出现晕倒的情况,对晕倒时意识清醒,但无法自行返回清洁区者,应及时用手示意监控镜头,或直接敲门示意后面出舱的老师来寻求帮助;

同时联系清洁区老师,清洁区两名人员快速做好二级防护后进入污染区, 协助其快速通过脱卸区,此过程仍需按流程从 1 脱 2 脱出舱顺序规范摘脱防护用品;

另外两名清洁区护理人员在 2 脱门口进行接应, 协助佩戴清洁外科口罩后至清洁区进行下一步的急救处理。

两名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 2 脱间按规范流程脱摘护目镜、防护服、手套,出 2 脱室,在门口脱摘帽子和防护口罩, 快速手消后佩戴外科口罩。

同时立即对 2 脱室门口清洁区地面擦拭消毒, 并开启紫外线灯管照射。

通知上班工作人员暂不进入 2 脱间,对缓冲间及 2 脱紫外线照射消毒 1 小时后关闭紫外线灯管,擦拭并消毒 2 脱间物表、地面和缓冲间地面。


2、如出现晕倒在地无意识,后进入老师发现后立即面向监控头告知,要求通知清洁区人员接应,快速抬至清洁区进行处理,后续消毒处理同前。


3、如在病区内就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立即按照急救流程就地在病房相对清洁的房间内实施抢救,并寻求清洁区人员帮助。


五、如果发生呼吸道职业暴露


1、 职业暴露的情况

缺乏呼吸道防护措施、呼吸道防护措施损坏时(如口罩松动、脱落等)、使用无效呼吸道防护措施(如使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口罩)、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如被患者意外拉脱口罩);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手接触口鼻等。


2、处置流程

(1) 医务人员发生呼吸道职业暴露时,应即刻采取措施保护呼吸道(用规范实施手卫生后的手捂住口罩或紧急外加一层口罩等),按规定流程撤离污染区。

(2) 紧急通过脱卸区,按照规范要求脱卸防护用品。

(3) 根据情况可用清水、0.1% 过氧化氢溶液、碘伏等清洁消毒口腔或/和鼻腔,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后离开。

(4) 及时报告当事科室的主任、护士长和院感科。

(5) 院感科、医务科组织专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 包括确认是需要隔离医学观察、预防用药、心理疏导等。

(6) 高风险暴露者按密接人员管理, 隔离医学观察 14 天。

(7) 及时填写新冠肺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记录表, 记录暴露原因, 认真总结分析, 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疫情还未结束,防控不可大意,只有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应急预案,才能避免意外情况发生,保障医务人员安全。


—END—

注:本文转载自丁香护士,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